【從奧運選手成與敗,體會教養的歷程】(下)
戴資穎是世界球后,在她征戰大陸選手時,戰況激烈,最後奪得銀牌之後,一起看比賽的孩子們對我發出困惑。
川川:媽媽,她不是球后嗎?球后不就表示是最厲害的人嗎?為什麼她還是輸了?
這是一句多麼童言的話語,卻道出了人生起落的真諦。
面對人生起落,面對球場輸贏,我喜歡戴資穎自己2017年面對人生高峰的挫敗時,她自己在臉書上寫下了回應旁人對她的指點,更在文中透露出她這樣的一個運動健將,要如何面對挫敗。
戴資穎寫道:
沒有人能夠體會你的所有感受,所以不需要為誰解釋什麼,我只要做好自己想做、該做的,就這樣...
謝謝所有的評論,謝謝為我說話的人兒,及給我鼓勵的人兒。
在你們眼中輸球是不能被接受的,在我眼中~贏球是不可多得的,因為只有自己知道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這些甜美的果實,誰願意輸球?誰不想永遠站在高峰,但沒有這些輸,何嘗知道贏是什麼感受,在從贏的之中,開始體會輸的感受,運動員不是就永遠是這麼樣的輪迴著?所以每位選手才更努力追求自己想要感覺,沒有親身體會,你能懂這些感受嗎?
我用球拍寫著我的故事,有些人只是看著結果,然後敲打著鍵盤,否定別人所有的努力,那都沒關係~反正世界上本來什麼人都有,我只想繼續寫著屬於我的故事,對於故事的觀點、評論,總是有好有壞,我也都接受。
沒有歷經這些,哪來的成長。
我是戴資穎,我永不放棄。
這是戴資穎面對失敗時,自己給自己的欣賞,自己給自己的鼓勵,她看透了人生起落的「正常」,看見失敗是贏球的起點,體會了贏球中也有失敗的感受,在人生的旅途上,有失敗有成功,才是真正的人生,當時戴資穎就給了全世界的人誠懇的信念。
一如教養孩子。
在什麼樣的教養下,孩子才能體會人生起落才是正常,要歷經多少嚎哭與挫敗的經驗,才能體會這些過程才是人生的滋味,少了這些,贏得最後勝利也將變得索然無味。
養育孩子們的父母,如若在孩子成功時,能帶領孩子看見他們一路走來的努力,成功是以失敗的經驗所累積而來,那麼在成功時,孩子們將感謝的是過去那些失敗歷程,於是,下一次當他面對失敗時,就能以更寬廣遠大的目光,看待自己的失敗,允許自己是可以失敗的,繼而再給自己無限次努力的機會,於是孩子終將好好的體會人生。
一如戴資穎。
戴資穎帶給我們的,成功固然欣喜,但失敗的歷程,也能帶給我們更多努力的勇氣。
#圖來自網路
8/25線上講座報名連結:https://reurl.cc/5rLaMV
♬教養工作坊:
🔥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WEgL6Z
🔥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e9g8rb